• <nav id="mabce"></nav>
  • <dd id="mabce"></dd>
  • <nav id="mabce"></nav>
    最新动态  
    企业新闻 首页 - 最新动态中心 - 详细内容

    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安全堪忧

    日期:2014/12/05  点击:2346 次

    有色金属被誉为我国现代工业的“粮草”和“血液”。但是,“十一五”期间,这一“粮草”和“血液”的资源总体安全程度偏低,部分资源安全态势已达“比较危险”等级。

      该结论来自中南大学金属资源战略研究院近日发布的《2006~2010年中国金属资源安全报告》。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、金属资源战略研究院院长黄健柏教授在接受《中国科学报》采访时呼吁,我国亟待构建科学有效的资源监控预警和安全保障体系。

      安全指数得分不容乐观

      “无论是资源供给中断还是价格异常波动,都将给国家经济运行和战略安全带来重大负面影响。因此,金属资源的持续、及时供应和价格稳定合理应视为保障安全的基本要求。”黄健柏表示。

      基于这一认识,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,选取了价格波动系数、国际市场价格、储采比、对外依存度、供应方集中度、储量占比等6项指标,从价格可忍受性、供给保障程度以及资源禀赋等3个维度构建了我国金属资源安全指数体系,并利用变异系数法赋权得出金属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数(IRS)。

      记者从趋势图中看到,2006~2010年期间,我国6种有色金属资源的安全指数基本位于20~60分的区间。从各年平均值来看,铜、铅、锌和镍四种金属的综合安全指数均低于40分,处于“比较危险”等级。锡和铝的平均值虽然高于40分,但其安全态势波动较大。2008年,锡和铝的综合安全指数从50分以上分别降至39.37和28.93,达“比较危险”级别。该年也成为有色金属总体安全指数历年来最低的年份。

           而在国际市场博弈的背后,是资源本身的过度开采?;平“叵蚣钦弑硎?,优势资源的“优势”之所以“滑坡”,根本原因是无节制开采结出的“恶果”。巨大的开采量极大降低了金属资源的“储采比”,使得“资源禀赋高的金属反而成为了最可能耗尽的金属品种”。

      针对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安全风险的现状,黄健柏建议,应建设权威、及时、全面的“金属产业发展与资源安全数据库”,以对我国金属资源安全现状进行客观分析。他还建议采用IRS对我国金属资源安全水平进行定量评价,持续监测并实施预警。

      黄健柏认为,要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,必须保证金属资源价格的稳定性,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。他强调,对金属资源应以“代际公平”为原则,实行“?;ば钥?rdquo;,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战略开采规划,以保障子孙后代利益,确保金属资源使用速度不高于其替代资源的开发速度(据中国科学报)。

             本文为转载稿,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网立场无关。

      

    【 打印本页 】  【 点击返回 】

    攀枝花兴辰钒钛有限公司        © 2010-2011 版权所有       备案号:蜀ICP备11004578号     技术支持: ZUI88.COM 最优网络
   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,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,欧美一区二区三区,精品视频乱码一区二区三区